在綫作圖

菜單

影評-解讀電影《祈盼》裡的三個「祈盼」

主耶穌說:「我去原是為你們預備地方去。我若去為你們預備了地方,就必再來接你們到我那裡去,我在那裡,叫你們也在那裡。」(約14:2-3)兩千年來,許許多多的基督徒都守著主耶穌的這句應許,苦苦地、痴痴地盼望著主的再來,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電影《祈盼》中的主人公陳向光也是如此。

《祈盼》無疑是近年來少有的直接講述基督徒該如何迎接主的宗教福音電影,講述了基督徒陳向光十多年來祈盼主迎接主的心路歷程。通過片中主人公的真實經歷,個人認為可以對影片中的「祈盼」有三層意義上的解讀。

影片以第一人稱旁白的方式開場,通過主人公陳向光的回憶穿插至十多年前。這種旁白穿插回憶的表現形式是很多電影常採用的開場方式,如張藝謀早期電影《我的父親母親》、去年臺灣金馬獎的《七月與安生》,讓影片很有故事感和帶入感,故事隨著主人公的回憶徐徐展開。陳向光原是某中學的英文教師,為人誠實正直,同時也是個熱心追求的基督徒。他認為:信主最大的盼望就是進天國,但要進天國就必須得受苦付代價。正是他的這種追求觀點,在第一段劇情裡便交代了陳向光因信神並給學生家長傳福音遭到學校開除、得不到家人的理解、被中共警察抓捕等一系列劇情。這些不幸的遭遇無疑是中共殘酷迫害基督徒的一個縮影,相信有著類似經歷的人都會產生共鳴。通過這一系列的劇情鋪設,讓陳向光內心對主的祈盼越來越強烈。

陳向光被開除公職後,軟弱中向主祈禱,「主耶穌啊!我們在中國信神太艱難了!沒有你話的帶領,我真不知怎麼走前方的路,主啊!求你堅固我的信心,加給我力量,使我忍耐到底跟隨你。主啊!我盼望你早日回來,拯救我們脫離這黑暗的世界……」這段發自內心的祈禱很觸動人心,可說是第一層的「祈盼」——祈盼主再來,這是主人公信主多年的動力。

因敘事的時間跨度大,片中有多處疊化鏡頭的運用,現實與往事的交織,一方面代表了時間的流逝,同時也實現了空間的轉換。比如第三場,陳向光禱告後,疊化鏡頭搭配同名插曲《祈盼》,結合了中共逼迫家庭教會的現實環境,信徒在壓迫中苦盼主再來的各種實行:海邊禱告、山頂禱告……鏡頭在春夏秋冬、日出日落、海岸邊與高山頂來回穿梭;歌詞樸實感人,道出了許多苦盼主多年之人的心聲。音樂與影像的巧妙結合,將主人公被開除公職後八年間,為實現心中的祈盼而受苦付代價的經歷很好地呈現在銀幕上。這讓我想到,四千年前,以色列人苦盼耶和華神拯救他們脫離埃及的奴役;兩千年前,猶太人苦盼彌賽亞的降臨,拯救他們脫離羅馬人的統治。幾千年的人類歷史表明,人都在安逸穩妥中忘記神,在困苦患難中呼求神,越是受逼迫嚴重,人對神的呼求越真實,對神的祈盼也更急切。

第二段劇情發生在陳向光四年的監獄生活,刻畫了其作為基督徒的隱忍品質。面對犯人的欺壓,他努力實行主的教導,包容忍耐,但內心卻是軟弱的。家人來探監的那場戲,雖然是無聲畫面,但特別煽情,短暫的相見,訴不盡心中的思念。僅一牆之隔,便將好端端的一個家活活地拆散。作為兒子,他不能陪伴在母親身邊讓其頤享天年;作為人夫,不能作妻子的依靠;作為人父,不能陪伴女兒度過快樂的童年。此時,人性的軟弱與冷酷的現實形成強烈對比反差,同情陳向光及其家人之餘,更對中共殘酷迫害基督徒的卑劣行徑感到憤恨。

此時的陳向光外表剛強,但內心已軟弱到極點,夜晚在床上輾轉難眠。人的盡頭,就是神的起頭。當陳向光處在信心低谷時,得到了趙智明塞給他的紙條,紙條上全能神的話頓時堅固了他的信心,讓他體嘗到全能神的話滿有權柄,能給人信心、力量。

趙智明、陳向光都相信是神的奇妙安排讓他們在中共統治下的黑暗監牢裡遇見彼此,片中有多處陳向光和趙智明的中近景和面部特寫鏡頭,一個眼神、微微頷首便心領神會,這不就是靈裡相合的一家人嘛!趙智明比陳向光入監早,在生活上常常幫助陳向光,如給饅頭那場戲,讓陳向光感受到這是從神來的溫暖。這兩個信神的人在信仰上彼此扶持,卻因傳遞紙條遭到警察毒打、被關禁閉,看後不禁感受到在中國信神太艱難了,沒有一點人權自由可言。也正因為這個難,陳向光盼望主來的心情就更加強烈,同時也推動了劇情的發展。

一組組合鏡頭,展現了陳向光等人在中共的眼皮底下,靠著神加給的聰明智慧不停地傳遞神的話、交通神的話、偷偷地看神的話。對陳向光來說,雖然對主的祈盼有很多觀念想像,但每一次全能神的話臨到,對他都是一種激勵和動力。外出幹活那場戲中,陳趙二人趁沒人注意,就趕緊交通,當有人過來了,再趕緊停下來,就在這種不斷被打擾的環境下,二人常見縫插針地交通。趙智明的交通解決了陳向光信神多年祈盼主的觀念想像,而陳向光越讀全能神的話,越對全能神的話有更深層次的認識與理解。不管撒但怎麼攪擾攔阻,神的旨意仍然通行,小細節中更看到神的奇妙作為,雖身陷患難,神卻一直在身邊時時看顧與保守。陳向光也終於在全能神的話中讀明白了主已經回來的事實,他擺脫了觀念想像的捆綁,迎接到主,從遙遠的盼望到面對面的看見,這讓陳向光的內心很激動。心裡便有了一個新的願望和心志,出獄後要將其他同樣苦盼主來的信徒都帶到神面前。這時,他的祈盼轉變成一種使命感,一種傳福音的動力,這也是第二層的「祈盼」。

第三段劇情是陳向光出獄後,給原教會的信徒見證全能神的末世作工。邊欣賞主人公的故事邊聽神話語的交通,這樣的敘事方式讓我想到了經典影片《阿甘正傳》的敘事手法。這裡不乏有緊張壓抑的鏡頭、有溫馨感人的鏡頭、也有詼諧幽默的鏡頭,這樣的鏡頭設置恰到好處,告別了在教堂聽牧師講道的死板模式,增加了影片的故事性和觀賞性。不過個人還是覺得,宗教影片有別於商業片的地方,還是在於影片所傳遞的重要信息。當人的觀念想像與神的真實作工相碰撞時,人到底該以什麼態度對待才合神心意呢?神的羊聽神的聲音,只有會聽神聲音的才是聰明童女。當人迎接到主,從神的話中預嘗到國度美景時,便有了第三層的「祈盼」,進入美好的國度,這正是神給人真正意義上的祈盼。

第一層的「祈盼」,可以說是「希望」,單純地祈盼主來,但因人對主來的預言不明白,往往有許多渺茫的想像和愚昧的做法。

第二層的「祈盼」,可以說是「責任」「使命」,因著體貼神的心意,能奉獻自己把真心祈盼主來的人帶到神面前。

第三層的「祈盼」,可以說是「榮耀」,當人脫去敗壞得著潔淨,能在地上遵行神的旨意,神就在地得榮耀了。正如主禱文說的,「我們在天上的父,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願你的國降臨;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太6:9-10)某種意義上說,這是上帝通過電影藝術在與人類對話,讓迷失的人類能回到造物主面前。

影片最後,陳向光、趙智明的再次重逢給了影片一個圓滿的結局,使陳向光心中所有的遺憾得到了補償。伴隨著主題曲《神的呼喚》,多個疊化鏡頭帶觀眾重新回顧了陳向光祈盼主重歸所經歷的一幕幕,這種閉合式的結尾給人一種靜謐的感覺,也對「祈盼」作了真正的交代。

日本 若塵

發表迴響